幼儿园中班《捉迷藏》活动教案(精选10篇)
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,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,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。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?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中班《捉迷藏》活动教案,欢迎阅读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幼儿园中班《捉迷藏》活动教案 篇1活动目标:
观察、记忆动物的位置和神情,发现画面中的不同之处,并清楚地表达。
活动准备:
绘本PPT、人手一套动物操作图片、空底板
活动过程:
一、动物的家(明确房间号码的含义,找到一一对应的动物)
导语:这是一本书,认识吗?来了几个动物朋友?
提问:他们是谁?住在哪个房间?
重点:用不同的提问方式,帮助幼儿找到每个动物的家,如:小狗住在哪个房间?303是谁?
难点:如房间302中“3”代表什么?“2”代表什么?
小结:9个动物都是好朋友,他们住在同一幢房子里,都有自己的房间号码。
二、动物玩捉迷藏(仔细记忆和发现动物的变化)
导语:今天动物们玩起了捉迷藏。你们玩过捉迷藏吗?是怎么玩的?(调动幼儿以往的生活经验)
提问:动物们躲起来了,你们能找到他们吗?
1、动物藏起来了——T:谁藏起来了?(根据底板颜色和动物身体的颜色来判断)
2、动物转身——T:哪个朋友不一样了?怎么不一样了?(根据动物的外形特征判断)
3、动物不见了——引导幼儿来提出问题“哪个动物不见了”
4、关灯了——通过动物的眼睛来回忆动物的位置。游戏:开火车
小结:动物们藏得再好,也逃不过我们雪亮的眼睛。因为我们看得仔细、记得牢、才能说得清楚。
三、动物找家(无任何提示记忆和摆放所有动物的位置)
1、教师提供三层楼的空的底板,幼儿帮助9个动物找到正确的家。
2、互相检验。(自检、他检)
3、看动物表情变化。
难点:由教师来问,转换成由幼儿来问。如:找谁生气了?找谁哭了?
幼儿园中班《捉迷藏》活动教案 篇2设计意图:《捉迷藏》是选自于中班早期阅读读本中的一首儿童诗,在诗歌里作者把太阳和颜色都拟人化了,把大自然中万物的颜色,说成是和太阳在玩游戏,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。于是利用孩子们爱玩游戏这一特点,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,尝试在游戏的情境中仿编诗歌,发展语言表达能力。
活动目标:
1、欣赏诗歌,理解诗歌的内容。
2、尝试用“XX躲在XX里”仿编句子。
3、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语言美。
活动重点:
欣赏诗歌,理解诗歌的内容。
活动难点:
尝试按照诗歌的结构大胆进行仿编。
活动准备:
1、经验准备:幼儿认识常见的颜色。
2、教具准备:多媒体课件;绿色、黄色、白色、蓝色、红色色纸;树叶、菊花、白云、蓝天、玫瑰图片。
3、学具准备:红、黄、蓝、绿、白色卡纸片每人一个;
活动过程:
一、开始部分
谈话导入:昨天我们有小朋友告诉老师,她可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,今天老师请来了小朋友和你们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好不好?
二、基本部分
1.欣赏诗歌,理解诗歌内容:
(1)通过欣赏课件,了解诗歌内容。
——刚才是谁和谁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?
——颜色宝宝们都躲到哪里去了?为什么要躲到那里?
——我们用完整的语言说一说颜色宝宝是怎么玩游戏的?(出示场景图幼儿边找边说)
2、再次欣赏并感受诗歌的意境:
——黑夜用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是什么时候?(晚上)
——黑夜解开手帕,太阳睁开眼睛又是什么时候?(白天)
3、尝试仿编句子:
(1)请小朋友想一想这些颜色宝宝还会躲在哪里?如:绿色除了躲在小草里还会躲在哪?(请幼儿根据图片进行仿编)
(2)游戏:颜色宝宝捉迷藏
四、延伸活动:
在教师的带领下到户外玩颜色宝宝捉迷藏的游戏!
幼儿园中班《捉迷藏》活动教案 篇3活动目标:
1.欣赏散文诗,初步感受散文诗的优美。
2.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自由表达和大胆想象。
3.体验仿编诗歌的成功感。
活动准备:
背景图片、白板课件、颜色标记(手链)。
活动过程:
1.提问引出课题。
小朋友们,你们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?捉迷藏是怎么玩的呢?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,(出示长长的手帕),看,我这里有一块长长的手帕,等一会儿我请季老师用这块长长的手帕把我的眼睛蒙起来,趁我还在数着:一、二、三、四……你们就赶紧找个自己喜欢的地方静悄悄地躲起来,等大家都躲好了,季老师就把我的手帕解开,我睁开眼睛,看能不能一下子把你们都找出来,听明白了吗?我们开始玩游戏啦。
2.初步理解散文诗。
(1)捉迷藏的游戏真好玩,看这儿谁和谁在玩捉迷藏呢?(出示PPT1)
(2)你想不想知道颜色宝宝和太阳公公是怎么玩捉迷藏的?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散文诗“捉迷藏”。(教师边看课件边朗诵散文诗第一段)
(3)提问:谁把太阳公公的眼睛遮起来了?太阳公公是怎样数数的?(一起来学一学)太阳公公在数数的时候,颜色宝宝干什么了?颜色宝宝是怎样躲起来的?谁来表演一下静悄悄的样子?
(4)颜色宝宝会躲到哪里呢?我们先来找一找哦(出示PPT3):绿色躲在草丛里,黄色躲在菊花里。提问:你听到几个颜色宝宝藏起来了?他们藏在哪里?
(5)提问: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呀?绿色宝宝为什么要躲在草丛里?黄色宝宝为什么躲在菊花里?
师生小结:
颜色宝宝躲在和它一样的颜色里,太阳公公就不容易找到。
3.完整欣赏散文诗,体会散文诗的优美。
那太阳公公到底有没有找到颜色宝宝呢?我们把这首好听的散文诗完整地听一遍,听听看太阳公公最后有没有找到颜色宝宝。
小结:太阳公公太厉害了,一下子把颜色宝宝都找出来了。
4.引导幼儿进行仿编活动,体验成功的快乐!
讨论、操作、扩展想像。
(1)小朋友想一想绿颜色的宝宝除了躲在草丛里,还会躲在哪里,也不容易被太阳公公找到呢?
(2)黄颜色的宝宝还可以躲在哪儿呢?
(3)红颜色的宝宝呢?蓝色呢?白色呢?
绿色躲在树林里,黄色躲在葵花里,红色躲在苹果里 ……此处隐藏5012个字……
3、师小结:这么有趣的游戏呀!森林里的艾玛、小鸟,还有许多动物朋友也要来玩一玩这个捉迷藏的游戏,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玩的。
(评析:以“捉迷藏”的游戏情节贯穿始终,既激发幼儿探究兴趣,又满足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。)
(二)《艾玛捉迷藏》PPT,感受捉迷藏的乐趣
1、PPT2,师:那我们看看艾玛和小鸟谁找谁藏呢?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?捉迷藏游戏开始咯,艾玛赶紧找地方去躲了起来。
2、PPT3,师:小鸟睁开眼睛开始找咯!它先飞到了小山坡上,这里会藏着艾玛吗?仔细地来找一找。是这里吗?你为什么觉得这里可能是艾玛呢?)那到底是不是呢?(出示“帐篷画面”)是什么?(我告诉你们哦,这是一顶帐篷,)知道什么是帐篷吗?那你们仔细看看,这是一顶怎么样的帐篷?
(评析:活动中我的提问富有变化,有时追问,有时反问,这样就能引起幼儿更多的思考、冲突。对于幼儿的回答,我的回应不重复,而是用简练的语言帮助幼儿进行梳理、概括、提升。)
3、师:小鸟继续在这里找呀找呀,它又发现了艾玛,你们发现了吗?在哪里?是艾玛吗?(出示衣服、袜子画面)原来是什么?
4、师:这里也没有藏着艾玛,小鸟接着又飞到了小树林里,它一下子就找到了艾玛,你们找到了吗?在哪里?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呢?(出示太阳伞画面)你能用好听的词来说说这顶太阳伞吗?
5、师:小鸟继续向前飞,来到了灌木丛里,这里有艾玛吗?在哪呢?到底是不是呢?我们闭上眼睛,我数到三你们再睁开,1,2,3,(出示小船画面)哎!怎么还不是艾玛呀?原来是一艘小船啊!
6、(同时出示帐篷、衣服袜子、太阳伞、小船画面)师:刚才我们和小鸟找了好多地方,把哪些东西当成艾玛了呀?为什么会把他们看成是艾玛呢?
(评析:活动中通过形象生动地课件画面集中幼儿的注意力,引导他们学习观察的方法,鼓励他们仔细观察比较,从而发现细微的要点。)
(三)小动物捉迷藏,了解躲藏的秘密
1、师:哎,小鸟找了这么多地方也没找到艾玛,于是它决定先去找其他小动物,看这里!藏着谁呢?(找找说说青蛙、瓢虫)
2、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隐身绝招呢?(老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动物保护色的图片)
3、师:其他小动物都找到了,可是艾玛还没找到呢!我们再去找找它吧!
(评析:最后让幼儿观察解放军叔叔“捉迷藏”的图片,从而迁移幼儿的学习经验,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人类向动物学习本领。孩子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探索兴趣,思维更加活跃、积极性更加高涨了。)
(四)帮艾玛躲躲好
1、师:小鸟飞呀飞呀,来到了更远的地方,它在一片草丛里一下子就发现了艾玛,小鸟说:“艾玛,你怎么躲在这里呀?”艾玛说:“哎,我身上五颜六色的,走了这么远,也没能找到适合我躲的地方,我只好随便躲在这个草丛里。”小鸟说:“没关系,艾玛,我们再来玩一次,这次你可要藏得好好的哦!”
2、师:我们小朋友来帮艾玛想想它躲在哪里才不容易被小鸟发现呢?
(根据幼儿说的贴出太阳伞、轮船、帐篷、袜子,感受色彩的相似)
师:原来你已经知道了捉迷藏不容易被人发现的秘密了,就是躲在和自己身体颜色相近的地方,那我们一起来告诉艾玛吧!艾玛,艾玛,你可以躲在五颜六色的……里,谁也来告诉艾玛?
师:除了躲在五颜六色的……里,还可以躲在哪里呢?你来说。
3、师:说得太棒了!相信在你们的帮助下,这一次艾玛一定会把自己藏的好好的。我们今天看了小动物们玩捉迷藏游戏,你们也想玩吗?那我们也玩一玩吧!
幼儿园中班《捉迷藏》活动教案 篇10活动目标
1.通过游戏,找到记忆小动物位置的方法。
2.能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。
3.乐于参与观察和记忆的游戏,体验游戏的快乐。
重点难点
重点:通过观察和记忆,找到小动物的位置。
难点:感知“左”、“右”的空间方位,能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。
活动准备
1.物质准备:PPT课件、操作卡片若干、展示板。
2.经验准备:幼儿玩过拼图、对对碰等记忆游戏,且能够区分自身的左右。
活动过程
1.通过观看视频,引出捉迷藏的游戏话题。
(1)欣赏视频,设疑: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游戏?你做过这个游戏吗?
(2)有9只小动物朋友,想和我们一起做捉迷藏游戏,设疑:谁想来试一试?
2.通过出示小动物图片,感知不同的空间方位。
(1)出示一只小动物图片,设疑:它是谁?它藏在什么位置?幼儿自由表述。
(2)出示四只小动物图片,设疑:它们分别是谁?狮子的左边藏着谁?狮子的右边藏着谁?老虎藏在什么位置?猪藏在什么位置?幼儿自由表述。
(3)出示其他的小动物图片,设疑:你知道它是谁吗?狗藏在袋鼠的什么位置?兔子藏在河马的什么位置?犀牛藏在猪的什么位置?绵羊藏在猪的什么位置?。
3.通过捉迷藏游戏,找到记忆动物位置的方法。
第一次游戏:根据颜色找出所藏的动物
(1)一只动物藏起来,设疑:谁藏起来了?为什么是河马?河马是什么颜色?
(2)出示图片,幼儿自由猜想所藏动物及其所藏的颜色。设疑:又有谁藏起来了?为什么你能猜到是它呢?
(3)出示图片,设疑:还有谁藏起来了?它可能藏在哪里呢?
(4)师幼小结:绿色的河马藏在绿叶里,橙色的老虎、袋鼠和绵羊藏在柿子堆里,棕色的狮子和狗藏在咖啡汁里。
第二次游戏:根据眼睛特征找出所藏的动物
(1)出示黑夜中的小动物,设疑:天黑了,小动物们都玩累了,该睡觉了,可是它们的小眼睛都睁着。原来小动物们都不想睡觉,你能在黑夜里找到他们,并请他们回家睡觉吗?
(2)幼儿自由讨论交流:袋鼠的上边是谁?兔子的左边是谁?犀牛的右边是谁?老虎的下面是谁?
(3)师幼小结:原来不同的小动物,它的眼睛是不同的,我们要懂得爱护自己的眼睛。
4.通过幼儿实际操作,增强观察力和记忆力。
(1)出示幼儿操作卡片,设疑:谁藏起来了?你能找到它吗?如果可以,请准确地找到他们的位置。
(2)展示操作卡片,师幼交流、评价。
活动总结
1.把捉迷藏的游戏和数学里的“左”、“右”方位有机结合,小动物们轮流躲藏着,又变换着各种不同的姿态,幼儿立刻喜欢上了这些可爱的动物,激发了幼儿的兴趣。在之后的活动中,我可以选取更多地小动物,如12只动物朋友,再和幼儿一起做捉迷藏的游戏,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忆力。
2.层层递进的游戏环节,把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充分地调动起来了。幼儿能观察、记忆小动物的位置,发现画面中的不同之处,并清楚地表达。而且,每次游戏,他们猜对了都很兴奋。由易到难的游戏,帮助幼儿感知不同的空间方位,在区分自身左右的原有经验基础上,能够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。
文档为doc格式